中国起源地-中国起源地官方网站

国家文物局长刘玉珠: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2017-10-24 15:11| 发布者: 起源地信息中心 |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今年夏天以来,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国家形象的“金名片”,文物再次成为老百姓常挂嘴边的“热话题”: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遗,文化遗产图片展闪亮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活动;文物流通市场专项 ...


今年夏天以来,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国家形象的“金名片”,文物再次成为老百姓常挂嘴边的“热话题”: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遗,文化遗产图片展闪亮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活动;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持续推进,网友们拍手叫好,“中国文博”微博爆发式“涨粉”;《千里江山图》甫一开展,“故宫跑”重现……可见,国之瑰宝所唤醒的人民群众之文化热情,文明使者所赢得的国家元首之高度赞誉,折射出文物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

“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

殷殷期待,擘画有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让文物活起来始终为其所关注、所思考。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全体人民的珍贵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使市民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魅力。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彰显地域特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其治国理政新思想在文物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工作的重要遵循。

这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事业既往成就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的推进,“让文物活起来”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珍存不断走近百姓、走进当代、走向世界。

这五年,从《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到《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相继出台;从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到抗战文物、长征文物保护展示和“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文物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文物工作助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潜力进一步释放。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到习近平主席和法国奥朗德总统共同为2014年“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题写序言并担任监护人,再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领导人云集世界文化遗产西子湖畔,越来越多文物日益成为丰富文化外交、促进文明互鉴的“国家名片”。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犹在耳边,广大文物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合理利用就是保护好、传承好文物的有效途径。文物合理利用之路可谓是任重道远,需要砥砺奋进、再上新台阶。

我们致力于推动文物工作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加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策划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创意融合的对外文物展览,推进援外文物保护和合作考古,用多赢合作的实际成果促进思想交流、文明对话、民心相通。夯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考古勘探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冬奥会区域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坚持整体保护、有机更新,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一方面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使城市设施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断焕发老城新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我们致力于推动文物工作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提供更多的免费或优惠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工业遗产的后续保护和有效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活动空间。实施近现代建筑保护展示提升工程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历史街区、特色小镇和传统村落。深入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深度融合,支持各方力量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编制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五年行动计划,开展长征——红色记忆工程,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我们致力于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深化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多采用取消、备案、告知承诺、标准规范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面向社会平等开放文物资源,释明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法律规制、政策边界和各方权益,找准支持政策和优先领域的契合点,消除“准入不准营”的隐形障碍,保障社会参与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鼓励不同区域进行文物保护利用多样化试点,试行文物合理利用负面清单和大遗址相容性利用制度,探索传统村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文物建筑的外部风貌整体保护和内部有机更新利用相结合。

我们致力于推动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加强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管理政策调研和制度设计,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民间文物收藏活动的若干意见,指导相关社会组织编制民间文物鉴定办法或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净化发展环境。支持更多文物博物馆单位提供社会文物鉴定公益服务、建立预约服务制度,支持文物科研机构开展社会文物科技鉴定试点。建立文物市场守法信用记录制度,完善文物市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我们正处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发展伟大时代。从惠及万家的群众喜好到方兴未艾的城乡一体化、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文物都能够成为“助推器”和正能量。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历史的烙印、跳动着文化的脉搏;每一件文物,都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国家的尊严;每一件文物,都寄托着百姓的牵挂、凝聚着民众的关注。让文物活起来,定会深入人心、蔚然大观,定会谱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交相辉映的美好篇章。 

 

(作者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10-62575309;18911123926)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