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起源地-中国起源地官方网站

关于“火炕”的小知识

2017-7-26 19:56| 发布者: 起源地信息中心 |来自: 起源地信息中心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睡火炕是家乡人的传统习惯,家人在火炕上排成一排,现在想想也别具滋味。“火炕”作为北方常见取暖设施,已存在上千年之久,至今影响着我们的“住”与 ...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睡火炕是家乡人的传统习惯,家人在火炕上排成一排,现在想想也别具滋味。“火炕”作为北方常见取暖设施,已存在上千年之久,至今影响着我们的“住”与“用”。
       “炕”又称火炕或大炕。在我国,炕主要分布在东北、两北及华北等地区的农村,而在朝鲜半岛、俄罗斯东部及日本两部的沿海地区也存在炕。通过炕存在的地域分析,其存在的条件一般为:寒冷的气候和定居的生活。由于炕产生地域条件的限制,才有了“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的俗语。作为卧具的两个分支,床的发展历程研究并不多,而关于炕的发展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通过对“炕”字释义及对炕发展历程的综述,从设计学视角对以“炕”为代表的北方取暖卧具的发展做出预测,来达到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目的。



     “炕”字释义

       在唐之前,炕都以“坑”的形式出现,如《旧唐书》中便有“冬月皆作长坑”的记载,其中“长坑”即“火炕”,“坑”与“炕”为古今产关系。


      “炕”其字出现较早,不过早期“炕”字都作动词,如《广雅》中释“炕”为“曝也”。



      “炕”字作为名词首次出现在唐著作《一切经音义》中,有“上塌安火日炕”之句。此时“炕”字意义已与今日相同。此外,在金《四声篇海》中,还出现过“医”字,释为“举床也”,现代字书认为其为“炕”的异体字。这也正是女真人火炕原型的描绘, 火为形,亢为声。


       综上, “炕”字在唐之前只作动词,为炙烤意,“坑”字表示现在的炕。唐之后“炕”字开始作名词,意义与今日相同。唐宋期间“坑”与“炕”作为名词并行存在,宋以后,“坑”字和“炕”字就不再通用了, “炕”作为专有名词出现,这也说明此时炕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在文字上就被区分开来了。而金时期出现的“匟”字,其为“炕”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并未改变“炕”字变化的主体潮流。

     火炕的发展历程

     火炕的发展历程总结为:“火坑”时期、炙地时期、火地时期、低火墙时期和火炕时期。


    “火坑”时期  

    人类早期居住方式主要为巢居与穴居,如《后汉书》记载,那时人类“常为穴居”。但先民冬天仅依靠穴居还不能御寒,还需要火。
    旧石器时代,人类对于保存火种的方法,最早为篝火方式,即不断地添柴使其燃烧,不用时再用灰掩埋使其阴燃。但这种方法散热太快,为了持续保温便出现了“掘坑生火”,即在住所内挖一个同定的坑,在坑中生火取暖。我们称这种取暖 设施为“火坑”,其与今日哈尼族的火塘类似。在《汉书》中有“凿地为坎”,“坎”即“坑”,就是此种取暖方式。
     因此,火坑算是火炕的原型。而人当时靠近火坑取暖是无意识的行为,是由人的生理趋向性决定的。之后,人们依靠有意谚{的加热十地来取暖,产生了炙地。


     炙地时期

    “炙”为”烤”意,炙地即烤地,人坐卧其上以取暖,如今在我国蒙古与还有类似取暖方式。
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些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地面上有反复烧烤的痕迹,应足炙地造成的结果。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火将地而烤热来取暖,炙地这种取暖方式产生了。炙地的意识性区别于火坑的无意识性,因此有人认为炙地是火坑的发展与延续。但炙地存在着烘烤面积小、过于消耗资源、使用繁琐、在屋内产生大量烟尘等缺陷,因此后期先民将灶与炙地合二为一,产生了火地。


    火地时期

    火地与炙地类似,都是用火将地面烤热。但炙地是在地面上烤,火地则是在地面下烤,其下设烟道,并有配套排烟设施。火地对炙地进行了优化,是炙地的发展。关于火地的最早记载是在《水经注》中,“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垦,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常尽温。”可知最晚在北魏时期,我国北方规模建筑中已有火地取暖设施。现在半固定的蒙古包中仍有此种取暖方式。火地的烟道处于地下,较炙地有了发展,但要排出灶内的烟气并不容易,之后出现了更先进的取暖方式,即低火墙。


    低火墙时期

    “火墙”这种取暖设备是在灶前立一矮墙,或将房屋的隔墙与灶相连,隔墙中空,作为走火的烟道,利用整个墙体来为房间供热,为地上烟道。在现在部分东北的部分民居建筑中还能偶尔看到。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的团结遗址中,发现了东汉时期低火墙遗迹。而在辽宁抚顺莲花堡遗址中,也发现了低火墙取暖设施。由于低火墙是将烟道置于地上,这样可以更好的排出灶内的烟气,且充分利用了灶中的热量,相对火地来说更加合理,所以推断低火墙是火地的发展与延续。


     火炕时期

     火炕与火地原理基本相同,但火炕是从地面上凸出,与床榻类似,区分人休息与活动的场所,且火炕烟道更加合理。火炕在秦末汉初在东北地区己基本成型,而且可能已经扩散到北方各地。火炕从成型之后,一直发展到今天,在这个过程中,其形式又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风格,如东北地区常见“弯子炕”或称“万字炕”,而西北、华北地区则常见“一面炕”。

    火炕的起源

      考古材料中最早的是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内的团结遗址下层中的火炕(“这座房址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距今1925±80年。即相当于我国中原地区的东汉时期”),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城址中也发现了火炕,其年代为魏晋时期。《晋书》卷94:“公孙凤……隐 于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单布,寝处土床。”这里讲的“土床”很可能就是火炕, 因为公孙凤生活在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地区 (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那里冬季寒冷,他无论怎样也不能单衣睡在无取暖设施的“土床”上,推测他的土床下面是生火的。较明显的记载为《旧唐书·高丽传》:“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煜火以取暖。”《新唐书-高丽传》亦载:“窭民盛冬作长坑, 煜火以取暖。”文中“长坑”要“下燃媪火以取暖”显然是指火炕。
宋人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中有“环屋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的记载。 从国外的资料看,俄罗斯方面所发现的最早的火炕位于克罗乌诺夫卡文化中,据苏联考古资料来看,克罗乌诺夫卡文化无疑就是团结文化,所以团结文化也可称为“团结一克罗乌诺夫卡文化”。朝鲜方面据《朝鲜考古学概要》上所载,至少是在三国时就有火炕了。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10-62575309;18911123926)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