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起源地-中国起源地官方网站

罗杨:茶以洗心书乃画心

2022-11-23 19:58| 发布者: 起源地信息中心

摘要: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在《一斛珠》中这样写道:“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无阔。夜阑似觉归仙阙,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看来黄庭坚与怀素醉酒书狂草不同,他是醉茶而书。《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写过一篇关于书法 ...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在《一斛珠》中这样写道:“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无阔。夜阑似觉归仙阙,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看来黄庭坚与怀素醉酒书狂草不同,他是醉茶而书。

《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写过一篇关于书法理论的文章《论徐颜二家书》,主要从谈论徐浩和颜真卿两位的书法来阐述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陆羽认为学书应该重神似,而不应该为外表形态所惑。也就是说书法关乎的是人的心性。陆羽为何会写颜真卿呢?因为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两人在一起不是切磋书法就是谈论茶道,关系十分密切。除此之外,陆羽还曾在庐山与挚友皇甫冉把盏品茗,畅谈书法。看来懂茶的人喜欢书法,善书者也爱茶。

懂茶和书法的人,都是心境的营造者。对坐品茗,品的是岁月静好;习书诵诗,诵的是人生之道。一袭书法,一壶香茶,在心领神会的时候,最能唤起美妙的感觉和美好的视觉。


罗杨书法


美好的心境如何达到呢?途径自然有很多,而茶和书法都是其中之道。

书法,通过心手的协调,修炼心性,澄净内心,达到书之道。饮茶通过饮之畅,过渡到茶之“道”。“尘心洗尽兴难尽”,道出了千古茶道的精微。洗尽尘心,也就是把那些扰乱人的心绪、桎梏人心自由的世俗功利涤荡干净,剩下的,也就是关注生命、热爱生活本身之价值的赤子之心了,从而达到尽兴,书法与饮茶同理 。

陶渊明隐入南山,整日荷锄赏菊,躲的是尘世间的诸多束缚;王维半隐半世,放不下的,是人间名利享受;陶渊明的田园,并没有彻底离开凡尘,所以他的诗句有“结庐在人

境,无车马喧”;王维无法放下名利,所以为安禄山短暂做事,成为了一生的污点;嵇康看似完全脱离红尘,却卷入尘世权力斗争,因此最终惨遭杀害。

元稹有《茶》诗中:“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乱岂堪夸。”说的是饮茶。西汉扬雄说:“书,心画也”,说的是写书法。说明书法艺术也是直抵人心。苏轼《论书》“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访,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刘熙载《艺概》:“写字者,写志也。笔情墨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指出,“个性的表现。美术有一种要素,就是表现个性,个性的表现,各种美术都可以,即如图画,雕刻建筑无不有个性存乎其中。但是表现出最亲切,最真实,莫如写字。”古人对书法艺术抒情画心的含义、范畴与作用,有着诸多说法,以为书法有抒情画心的功能,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书法中灌注进作者的具体感情,如哪些笔墨点画表现出愉悦之情,哪些又表现出哀伤之情,欣赏者披封睹迹,也能一一察其深衷。创作者在任何书体的点画中都可以灌注进自己的具体感情;欣赏者也可以从点画中察知出作者感情。

书法的奇异、独特和玄妙,在于它用看似简单的艺术语汇,表达出各种复杂的情思;在十分狭隘的生存空间里,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美的形态。即使是一点一墨,人的性情、素养、心性也可流露出来。所以,唐朝的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就说道: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章书焉发之。……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在这里称赞张旭的草书,衬托出了书法追求的不仅是物的表层的形,而是精神范畴的韵、意、情以及道。

书法艺术是各类艺术中最具有“形而上”性质的。书法不仅是一种技法、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文化,它与儒道佛等传统哲学相通。茶亦如此,茶与禅密切相连,所以有了禅茶一味之说。

“笔有云烟气,茶助文人思”。品茶如归心,饮茶饮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情调。一种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和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才可长远。书法亦为心法,始于法度,精于修炼,成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定慧。每每安心,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一盏清茶一卷书法,自写性情,超乎象外,便得其乐耳。

作者:罗杨

文化学者、博士生导师。

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中国文联第八、九届主席团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副会长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曾任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传统文化速读丛书》《警世格言.传统文化名言》《中国历代帝王陵》《守望乡愁》《守望中国节》《守望古村落》《罗杨书法作品集》《罗杨摄影作品集》等。




返回顶部